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加强师风师德教育,促进中国根基与国际视野的统一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6日 08:00 点击次数:

编者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育人水平,关键看教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日前,山东大学召开了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专题会议,明确了部署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的要求。现选取刊发部分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工作经验做法,期望广大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借鉴,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教师和基层教学单位的命题,需要我们怀揣着敬畏感和使命感,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做出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温度、深度和厚度。国际教育学院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在学校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统筹指导下,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2018年山东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大赛中,申报四门课程,获奖率100%,《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获得一等奖;2019年《传播学原理》课程获得一等奖;课程教师多次在学校课程思政主题研修活动中分享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强化思政意识,凸显专业特色

提高教师政治站位,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不断强化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观,把“立德”和“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学院注重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依托汉语国际教育系和各课程小组,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请获奖教师介绍经验,谈感想,促交流,倡导教师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设计的“结构性要素”嵌入课程教学,广开思路,探究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强化共识、固化成果。

凸显专业特色,凝练思政要义。国际教育学院主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外本科生,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面向母语为非汉语者开展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专门人才,与“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汉语国际推广”国家战略相结合,具有“专业建设+国家事业”双轮驱动发展的特点。学院立足专业特质,聚焦课程思政的核心与主旨,将其归纳为“一个中心”和“三个平衡”。“ 一个中心”指培育家国情怀,把家国情怀融入到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强化“历练自我,贡献祖国”的信念,在广泛的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文化传播实践中增强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个平衡”指中国根基与国际视野的平衡、人文素养与应用技能的平衡、知识体系与健全品格的平衡。

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中的四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知识性和情感性的统一、趣味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统一,是教学设计中的要点也是难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深入学习汉语本体知识、语用知识和教学规范的同时,更需要理解语言文字交际功能之外的政治作用等,激发学生传承汉语言文化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因此,促进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统一除了正面的引导和讲授,案例分析、补充文本和音视频资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注重挖掘“公约数”特质凸显的案例,将体现时代特色和国家意志,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折射科学技术前沿,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榜样引导作用的案例介入、纳入、融入到教书育人之中,同时尽量采用有情节、有情境的方式叙述呈现出来,突出“感人心者莫乎情”的特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和思政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注重立足于本专业进行思政延展,如讲授方言与普通话时,会延伸到“百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通过提供一些多媒体材料,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汉语和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促进人才培养中国根基与国际视野的平衡。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形成课程思政长效机制

国际教育学院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教学设计,注重仪式教育,加强课堂与课下的互动,形成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国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有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学院在组织教师学习的同时,希望能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将国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和要求化解落实为教师素养与行为日常,以实效性为落脚点,实现厚基础、敦德行、精专业、明规范的统一。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师德师风专题研修与培训,依托学院特色教学空间,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师德、塑造师风中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拓展视野,进一步理解中华美德,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神理相通之处,提高教师多元化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能力,激发教师的“四心”:即不忘大学教书育人的“初心”、立德树人的“真心”、价值引领和精神感召的“痴心”,以及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本领的“专心”。倡导教师注重学术探究和学理支撑,注重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价值性、思想性、情感性、自主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育。

更新观念,着眼问题。如何突破对惯性思维的依赖,以创新思维达到更优的效果是很多教师的诉求。学院以情境教学和体验教育为抓手,依托学校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融课程思政寓知识传输、情感互动和审美塑造之中。设置圣贤智慧、艺术瑰宝、民间工艺、戏曲京剧、饮食服饰、书法绘画、节庆习俗等16个文化体验专题和100余个体验点,注重传统与当下的结合、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结合、精英传承与大众传播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沉浸体验,教师把传统文化形神意用之道与立德树人之术有机结合,实现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落在实处,也把课程思政落在了实处。

持续改进教学设计,注重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为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启发性。教师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组织开展课堂文创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沉浸体验,在学习技能、增长知识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开展文创实践,达到文化认知、情感认同、文化技艺和能力才干相统一的学习效果。并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成立“大学生文创工作坊”,延伸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实现两个“双创”的有机统一:即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现了德育、智育的统一以及课堂和课下的互动和联动,把课程思政的成效固化下来。仪式教育同样重要,有些仪式有范可循,如拜师礼、相见礼和华夏成人礼等,而更多的内容需要教师将“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凝练,积极创设知识链,根据核心要义做出具有仪式功能和价值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对文化要素集成性的感知与学习,如围绕“琴棋书画诗酒茶香”开展新中式艺术生活仪式体验。课程思政发生在课堂上,但是会内化于学生的心里,发酵在日常行动,以此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成果的长久持续、长远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形成。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本科生院    作者:马晓乐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