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科技与人文面对面第67期讲座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0年06月07日

[本站讯]5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与人文面对面工作室第67期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开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张洪英副教授和山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董云芳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新冠肺炎公共突发事件下社会工作的介入与反思”和“疫情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的主题讲座。会议由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张旻老师主持。

张洪英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战疫情”的机制、服务模块、系列研究项目及“后疫情”工作的总体思路,并介绍了在一线的经历:战疫情”支援黄冈行动的历史缘由;组建线上团队,前线为主、兼顾后方的定位;“黄冈+武汉+山东救灾+其它”的介入模块;“跨领域跨专业多部门联动模式”的工作机制;医务人员服务、社区工作者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此外,她还分享了黄冈项目采取的先试点,通过稳扎稳打、谨慎推动、随机应变的策略,以及“尊重在地”的经验,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张洪英副教授表示,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专长才能不愧专业,政策、政府、学院、基金会的支持,组织平台、专业工作团队的共同努力,正确的战略战术、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对于后疫情的思考都非常重要。董云芳副教授从疫情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方面展开讲解,她介绍了对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以及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工作方法。董云芳副教授还分享了参与抗疫社工服务的经历和体会等。在提问环节中,两位老师就中外疫情防控工作的对比分析、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关系、互联网社工服务的注意事项、社会工作者对棘手问题的处理方式等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同学们对社会工作服务建立了更清晰的认知。

此次讲座作为科技与人文面对面工作室打造的“思政课延伸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工作室“思政课延伸,思维方式融合”的宗旨,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新尝试。与会师生表示,通过讲座提高了自身对疫情防控与社会工作的认识,增进了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社工服务的了解,激发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自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环境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国家海洋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共计50余位师生参加讲座。

张洪英副教授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怡然    摄影:孙庆霞 张旻         责任编辑: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