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4日下午,历史学院组织第二批返校同学开展了“返校第一课”暨“同心抗疫,奋斗青春”主题活动。院长方辉、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敬斌教授出席活动。学院副处级辅导员李一楠主持活动。
会议初始,方辉对返校同学表示了欢迎,在鼓励同学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认为同学们应从学科的角度关注疫情、分析疫情,从历史分析中找寻经验和规律,以此为应对疫情提供借鉴。方辉鼓励同学们将学科知识学习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并叮嘱同学们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听从学校安排,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做好疫情防控与学术科研两不误。
郑敬斌教授以“坚定制度自信,凝聚抗疫力量”为主题,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我国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展现出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郑敬斌教授回顾了建国70多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上的发展与转变,通过大量的事例、严密的逻辑分析,揭示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密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国在此次疫情中展现出的国家力量和大国形象,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将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佳艺和2017级本科生张木子作为学院抗疫志愿者中的先进代表,分享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从事志愿者的经历。刘佳艺在社区防控一线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坚守岗位,不畏艰苦,筑牢安全防线。张木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手拉手”关怀医务工作者子女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为前线医务工作者的子女提供陪伴和辅导,做好“后方”保障。她们的表现展现出了山大学子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和小我融入大我、贡献青春力量的风采。
本科生辅导员李婧向同学们讲解了《山东大学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复学应知应会(学生版)》的十二条内容,并结合目前学校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和自身体会,对同学们给予了全面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本次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做好身心调整,科学防范疫情;同时,通过教育引导,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理想信念。历史文化学院将继续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以服务学生成才成长为中心,进一步做好返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于砥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