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2日 09:52 点击次数:

[本站讯]2019年11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批复文件(鲁政字[2019] 201号),这表明历经两年多的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取得成功,完成了阶段性成果。此项工作意义重大,既突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为今后更好的保护崂山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花岗岩峰丛地貌打下了良好基础,又较妥善解决了崂山保护区的许多历史遗留和民生问题,合理增加了青岛市城市发展空间,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在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中,生命学院王仁卿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承担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调整论证报告的2项重要任务。在任务重、问题多、难度大、时间紧的情况下,该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论为指导,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已有的长期研究积累基础上,经过2年多的全面深入科学考察、调研、走访等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论证报告》。2019年8月10日,山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了2个报告,为最终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工作是崂山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服务青岛办学理念的实际行动。今后,课题组将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方面作更多贡献,在服务山东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发挥山东大学的引领和带头作用。

2019年12月30日,青岛市自然保护区领导小组副组长、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韩守信主持召开了“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总结会议”,山东大学课题组负责人王仁卿教授参加了会议。韩守信在总结讲话中对山东大学以及生命学院王仁卿教授团队的辛勤工作和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在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工作方面,特别是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山东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青岛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崂山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沿海,濒临黄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4′–120°42′,北纬36°05′–36°19′,相对湿度大,植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特有种类多,古树名木多,既是山东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也是中国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植物区系成分最复杂的地域,具有很高的自然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此次调整,增加了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适当减少了实验区面积,使三区比例更加合理,主要保护对象将得到更有效地保护。同时此次调整也为今后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和三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变两区(核心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1月22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鲁政字〔2000〕309号)成立,隶属青岛市,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主要对象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和花岗岩峰丛地貌。调整后的总面积为31526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7542hm2;缓冲区面积为8924hm2;实验区面积为28500 hm2。


【供稿单位:生命学院    作者:张琨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陈睿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