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8日至25日,文学院“巴山渝水”调研团奔赴重庆丰都,调查音频软件“抖音”对农村儿童各方面的影响。
重庆丰都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距离重庆市区较远,农村区域占比大,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因此,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比重较大。当地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对于儿童的监督管理也较为松散。据了解,当地大多数儿童已经成为抖音短视频的观览者、参与者和模仿者,“抖音”对他们而言已不仅仅是休闲娱乐工具,更影响着他们“心中图像”的建设,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
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队员们初步了解到,“抖音”对当地儿童影响极大,并且与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因素有紧密联系。因此,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要从儿童角度深入剖析 “抖音”的影响,更要关注家庭、社会等因素与农村儿童沉迷“抖音”的内在联系。
调查显示,重庆丰都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较少,且每年父母回家次数也不多;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大多数家长也存在沉迷“抖音”的情况。在参与调查的儿童之中,大多数儿童有自己的手机,他们利用手机进行的活动包括联系亲友、玩游戏、使用社交软件、阅读书籍、听音乐、看视频、进行网络学习等。其中,喜欢玩“抖音”的儿童占问卷有效填写人数的43.70%,他们平均每天在“抖音”上花费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以内,并利用“抖音”展示自我、记录生活、学习技能、搜集信息、消遣娱乐、关注网络红人或追星等。重庆丰都儿童们最喜欢的“抖音”视频内容有生活技能类、话题挑战类和美食类。但是,“抖音”视频内容庞杂、鱼龙混杂,长时间沉迷其中对儿童的个人健康、学习成绩与社交能力等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调研活动结束后,调研团队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抖音”等相关应用软件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以引导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开发人员关注抖音对孩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改进该软件的相关模块,最大程度地减少“抖音”给儿童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切实为社会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