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理论评论骨干培训班在威海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9年08月27日

[本站讯]18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理论评论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网络时代的文学评论”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开幕式由山东省作协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发有主持。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发表了开幕致辞。

何弘在致辞中表示,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地反映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网络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负有重要使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梦想和追求,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参加此次论坛和培训班的网络文学创作者、研究者和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网络文学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认识网络文学与时代、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紧密联系。

彭学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和培训班的初衷,就是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学作家和研究者通过研讨和学习,更加准确地认识新时代的时代精神,更深刻地把握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和创作规律;广大网络文学作者要真正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到生活的人民中去,切实提高创作水平和作品质量,用精品呼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

开幕式结束后,“网络时代的文学评论”主题论坛正式开场。论坛共分为五个阶段,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各级作协的28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围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评论的视角与方法、媒介融合与文学评论的创新等主要议题,分享了网络文学创作、批评的最新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

19至20日,何弘、北京大学邵燕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白烨研究员、黄发有教授先后为参加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授课,分别从新时代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担当、网络文学的“断代史”与“传统网文”经典化、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网络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多个视角出发,就网络文学的创作理论、创作方法、研究路径等问题,深入梳理和分析了网络文学的时代使命、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

20日下午,全体培训学员集体赴山东荣成参观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深入开展了“我的祖国”——网络文学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参与采访的培训学员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与祖国的繁荣富强密不可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网络文学的创作更应根植大地、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反映社会现实,不断创作精品以回应新时代的社会和人民诉求。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分享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体会。大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个网络文学作者的重要责任,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网络文学创作者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积极在作品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当今时代的精神。网络文学批评者要积极构建与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理论研究体系,处理好批评与研究的关系,引导和推动网络文学界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本次培训班采用研讨与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性地为网络文学创作者、研究者和工作者地搭建了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对于支持和引导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在中宣部的统一部署下,本次培训活动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办,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基地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中国作协、各省作协以及网络文学媒体平台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知名作家和网站编辑参加培训。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李彤    摄影:李彤         责任编辑:杨小雪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