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30日—7月6日,文学院“行以致知”实践调研团就“雄安新区综合发展”这一主题,赶赴河北省保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促进京津冀地区乃至整个北部中国优化发展的重要基点,雄安新区的发展备受关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化建设、基层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调研,全方位、多层次地综合展示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的建设成就和发展现状。

7月2日,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调研实践队在安新县文化广场与接收单位——安新县作家协会进行对接。实践队就雄安新区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对现任保定市作协副主席、安新县作协主席赵占民,安新县作协副主席刘卫宁以及书法协会副主席刘鹤军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在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领导班子对于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安新县作家协会在政府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下,同其他单位开展文化传承合作。同时,广大的雄安作家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各类与雄安新区有关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现已在作协公众号以及《雄安文学》等各类刊物上发表,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他们还提到,雄安新区的后续文化建设应继续发扬文化传承的思想,要注重对雄安历史文物和风貌的保护,并做好人文情怀的传承工作,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传承好雄安文脉;同时,还要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向世界展现雄安风貌,歌颂祖国、歌颂创造雄安奇迹的人民。

7月3日,调研实践队以首批拆迁村庄之一的大王镇西阳村为代表对雄安新区的基层建设情况展开调研。西阳村作为雄安新区拆迁建设第一线,对后续基层拆迁建设中如何平衡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调研实践队参与了驻村干部组织召开的访问座谈会,并在后续调研中深入基层、走访农户、与村民进行密切交流,对雄安新区基层拆迁建设关注民生的精神和基层拆迁建设的顺利进展有所了解:雄安新区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宗旨,在基层拆迁建设工作中兼顾民意、听取民声、为村民服务;村民同样对雄安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工作,对基层拆迁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随后几天,实践队先后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安新县电视台、白洋淀风景名胜区进行采访与民意调查,从经济、生态方面着手,看雄安新区发展。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承担着雄安新区的规划展示、政务服务、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模块化设计、装配式建造、节能低碳、“海绵城市”等许多新理念在项目得到应用,突出“绿色、现代、智慧”理念。在这里,实践队员对“共享办公”企业ZIP-OFFICE进行参观和采访,通过负责人的介绍了解到,以“智能、共享”为主导的新型经济运作模式对于办公效率与舒适度有极大的提高与改善。
在白洋淀景区,生态保护同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白洋淀是安新文化的母亲,其深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优美的景区环境吸引大批游客,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随着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开展,一些传统的水乡生活工作模式被充分挖掘利用、转化为旅游资源。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也保障了绿水蓝天的优美环境,促进了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对于新区的发展现状和建设成就有了更为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它美丽与活力、古老而青春的独特风采也给队员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雄安,是一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项空前浩大的国家级工程,是融合现在与未来的时代眼光、集各界智慧而成的伟大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将以惊艳世人的风姿屹立于时代潮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