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第五届读书分享会落幕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5日 13:37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1日,国际教育学院第五届“阅读与思考”读书分享会第二场报告会暨颁奖典礼举行,标志着为期四个月的读书分享会落幕。本次读书分享会邀请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担任指导教师,为39名参与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全程指导撰写读书报告。经过严格筛选,10篇优秀读书报告作者获得读书分享会主讲人资格,角逐一、二、三等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及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担任嘉宾、评委。

本次读书分享会自2017年12月启动,马兵将《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望春风》等五部文学名著作为本届读书分享会的推荐阅读书目。每位参与者可以任读推荐书目中的任意一本著作,利用寒假期间精读并提交一份读书报告。37位参与学生的读书报告被评定为合格,获得保有所读著作的资格;其中10位参与学生的读书报告被评定为优秀,获得读书分享会主讲人资格。

读书分享会分为两场,现场设专家评委和观众评审团,分别于4月14日、21日举办。有些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对《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一书的阅读思考。有的向大家展示了古典重屏的魅力,令听众了解了中国美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发展;有的从男性视角和女性权利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和《妖猫传》背后的审美价值变化;有的则从《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中的几例屏风入手,深度挖掘了其背后的故事,让听众真真切切体会到“情深入屏,屏入深情”。有些学生选择了《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这本书。有的以温柔的笔触铺展开来一幅幅有关先辈们漂泊而不忘本的画卷,言辞之中所体现的赤子之心,令人潸然泪下;有的通过书中一个五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台湾定居的农民家族的五代人的奋斗史,给大家带来了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娓娓道来的故事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有的从《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回忆起自己与外公外婆曾共同度过的乡村美好生活的时光,进而抒发了对乡村没落的悲伤与叹息与对“童年乌托邦”的追忆,唤起了听众的共鸣;有的将《叫魂:1768年妖术大恐慌》中的案例置于历史洪流中去看,通过政治、经济、内在矛盾等方面的分析,看到了“叫魂”背后中国的现代性发展诱因。黄钰楚则是向大家讲述了古今中外“妖猫案”“南美巫术”等四个有关“妖术”的故事,从极小的问题入手分享自己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洞见,也让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有的分享了《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从凉山出发,引导大家将目光移向艾滋等社会问题;有的分析了《望春风》与《红楼梦》在写作手法上的相似之处,深度挖掘其中春琴等人的形象,最后由春风这个意象收尾,真真切切回到过去来看当下。

读书分享会上,专家评委的点评鞭辟入里,让活动参与者获益匪浅。综合专家评委和观众评审团的意见,最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阅读与思考系列活动是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的素质拓展培养品牌项目,以搭建第二课堂学术启蒙平台为目标,邀请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学者名师担任指导教师,拉近名师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人文社科领域典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专业论文写作夯实基础。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马艳妮 程安云    摄影:陈祎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晨鑫 莉荔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