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开学以来,愈来愈多的师生回归到中心校区就餐,食堂日接待量逐渐提高。这不仅是近年来食堂改革创新的延续效应,更是源于新学期食堂不断规范创新的管理理念。
2012年开始,中心校区食堂开展供餐结构创新改革,使得“舌尖上的山大”走红网络,山大饮食品牌深入师生人心。新学期开始,中心校区食堂在巩固餐饮服务保障局面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各楼层供餐结构,统一规范管理,抓住质量保障、提升服务这两项工作做细做实。
中心校区餐饮管理部执行主任杨晓宁表示,新学期,食堂吸引了较往年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回归”食堂就餐,正是之前坚持不懈的供餐结构调整和创新,才出现了现在的师生“回归”,但是固守旧成果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继续探索发展;同时,中心校区食堂是一个整体,既要突出各楼层特色,又要平衡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此必须统一规范各楼层餐厅管理,形成合力,提升食堂的整体质量。
目前,食堂各楼层的产品定位已经比较明确,形成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基本形成了各楼层间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各餐厅对自己做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建立自己的拳头产品(品牌)意识更加明确。现在,各楼层餐厅重点在挖掘自身潜力和发挥自身优势上下功夫,根据各自配备的技术力量发挥人员优势,寻找和挖掘各自的特色产品。如,负一层以风味特色见长,追求口味地道;一层保障基本大伙供餐,追求低价质优;二层突出自选模式,追求多元创新;三层以老师为主要消费群,追求菜品质量与稳定;四层一多餐厅则中西合璧,追求国际化品质。
开学以来,市场物价尤其是菜价上涨。为了稳定产品价格,食堂重新对菜品价格进行了统筹定价,要求各楼层同款菜品统一售价。食堂实行新菜品上报制度,即在每周周会上提报新菜品,先提报的食堂必须在一周内进行新菜品实验、推出,其他食堂不得仿制。如果新菜品推广失败,需要退出项目,也必须在周会提报,并研究讨论其他楼层是否有推广的意向和可能性。在食堂管理过程中,针对服务员服务不到位、引发师生不满的情况,食堂加强了售餐窗口现场服务管理工作,对服务人员开展提升服务意识、水平的专项培训,及时帮助师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