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服务局专函邀请,作为有“深厚的书画造诣以及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当代名家”,前往北京挥毫泼墨,重点创作金文书法艺术。这是刘凤君教授第二次受邀在西山创作。这次应邀为总理办公室书写的横长6米、宽1.4米的金文书法作品,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在创作室观看刘凤君教授书写作品时,称赞刘教授的书法作品是“书在心画中”。刘凤君教授两次赴京创作的金文书法作品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永久收藏。
刘凤君教授不但是国内外有影响的书法家,而且他首先是著名的学者、中国美术考古学科的创建人、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功臣,大家习惯称他“学者书家”。在艺术上刘凤君教授上下求索、锲而不舍,他学书临帖自颜、柳入门,其后临二王,非常迷恋米体。从事美术考古教学和研究以来,更推崇金文浑重、形象、意美的风格,遍临商周铜器铭文拓片,研究金文复合成型的艺术技巧,分析金文布局结构内在的艺术精神,追求金文内涵的商周时期的审美情怀,探讨今天书写条件下金文书法艺术的笔墨特点和布局造型的整体神韵。刘教授将书法创作与美术考古研究结合在一起,习贴集句皆守规矩,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典雅、形象意美、浑厚凝重的金文书法艺术风格。“商周情怀、书道新风”,就是同行专家对他金文书法艺术的赞誉。
今年国庆节期间,刘教授的书法和姜一涵教授等的书画共同在上海凤鸣致苑艺术中心展出,参观的同行专家非常推崇他的金文书法艺术,认为他写的沉着痛快、酣畅淋沥、气势磅礴,即有传统的高古之韵,又表现了纸墨艺术的灵动之情,已把明清发展起来的金文书法艺术写出了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