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6日晚,作为山东大学第六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新杏坛”论坛第四十三期在东校区新校邵逸夫科学会馆举行,本期论坛由心理咨询指导中心主办,文学院承办,主题为“女性成长与记者生涯”,嘉宾是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陆小娅。
会上,陆小娅从“为什么选择做一个传媒人?”入题,并引用马斯洛的原理加以解释,他说:自我实现的人最终所爱恋的是价值而非职业本身”。她说对于传媒行业来说,不能从名利与光环来寻求自我满足,而应该寻找这个行业本身的价值,只有如此,工作的热情才能够持久。其次,要努力成为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者,用更宽广更深厚的目光来看待这个社会,努力做到报道客观公平。谈到“未来传媒人”,陆女士用“行动改变生存”进行了阐述,关于编辑记者等媒介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她认为:未来传媒人不仅要具备收集信息和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使用各种采访机通讯工具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博览群书,培养独特的眼光,丰富人生经历。在谈到女性发展时,她说女性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的生涯状态,给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接着,她又指出了女性在传媒行业的优势与弱势。在提问阶段,同学踊跃发言,陆小娅幽默的回答,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陆小娅女士,现任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探险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1993年获得首届邹韬奋新闻奖。1999年被评为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创办“青春热线”,开始从事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4年,她带领的青春热线志愿者团队被评为“北京十大志愿者(团体)。著作有《活出新感觉》、《横渡死亡之海》、《改变从心开始》、《你苦我不苦:职业女性平衡术》等。]
【供稿单位:心理咨询指导中心 文学院 作者:解国 方方 责任编辑:马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