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综合新闻

小树林文化论坛: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母亲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05月15日


[本站讯]5月13日,山东大学第六十期小树林论坛在东校区新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期论坛由山东大学团委主办,生命学院承办,主题是“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母亲”,主持人由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凡和山东大学生命学院的杜然担任。嘉宾有生命学院团委副书记姜杨、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璐璐;两位学生的母亲:济宁超声电子仪器厂的韩月兰女士和山大化学院老师郭玉梅。校团委副书记马晓琳出席了论坛。
小凡以“共同话题,真诚面对”欢迎收听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校园交响节目入题开启了本期话题。母亲节近几年和圣诞节、情人节一样,越来越被中国人接受和重视,这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使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孝文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为了纪念母亲节的到来,山东大学团委和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经过特别策划,组织了这次母亲节小树林论坛活动。希望同学们借此机会感念母恩。
山东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在母亲节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现场同学纷纷向母亲表达节日的问候:“我想回家帮妈妈做些家务,让她在母亲节这天好好休息休息”,“我准备了一束康乃馨,到时候送给我妈,跟她道一声辛苦”,“我没有特别准备什么,我觉得对妈妈的爱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不一定非得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表达”,“我家住在农村,妈妈在家里工作特别累,我想好好学习,得奖学金就是给我妈最好的回报”……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多数同学在外求学,最挂念的是母亲。同学们谈到母亲对自己的担忧,说到了生活独立性、饮食起居、身体健康状况、安全问题、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可见,母亲的爱总是无所不在,永远陪伴着我们。
姜杨就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孝敬父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大学生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但是有时候行动上却并不如此。不少同学认为,自己现在是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所以没有什么资本可以孝敬父母。等自己将来有了工作,再尽自己的孝心,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杯热茶都能表现你对父母的关爱,爱是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表达的,生活中的点滴,就可以倾注你对父母的爱。王璐璐说,其实“孝顺”,体现在“孝”和“顺”两方面。前者大家都知道,往往最容易忽视的是后者。“顺”需要的是沟通,需要的是交流。代沟并不是我知道什么,而父母不知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得部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僵化,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多跟家长谈一谈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这样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和谐。
两位嘉宾母亲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对于子女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在一个比较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成长,无论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能够乐在其中,得到快乐,希望他们能够踏实的过好每一天,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节目的最后,同学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自己对母亲最真诚的祝福,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本次论坛在同学们对母亲的声声祝福中圆满结束。 | | |
| |
]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文/刘伟华 杨莹 图/汪海波    责任编辑:马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