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综合新闻

山大防抗肝炎艾滋调研活动成果丰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9年08月03日


[本站讯]由护理学院举办的“红绿丝带”——山东大学防抗肝炎艾滋专题调研实践活动及“国际HBV前沿培训”于日前顺利结束。此次活动分为理论强化与经验分享、活动设计、现场实践三个阶段,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国内外名师的指导下,实践团走进学校、社区、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普及防肝炎艾滋知识,唤起公众对乙肝艾滋的重视,效果显著并受了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位一体 特色合作奠定基础
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家合作。山大防抗肝炎艾滋实践团队的成员来自山大7个学院,而由其组织的暑期项目不仅有来自山大12个学院的同学,更有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8名研究生。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相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擦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也达到了互通有无的交流目的。国际化合作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主任苏启深教授通过视频系统,远程授课与指导,世界卫生组织(WHO)初级卫生保健协作中心主任Bevely的博士生Gabe由WHO推荐来到山大现场授课并指导活动设计。
与实践单位有效合作,保障了实践的有序开展,取得互利共赢效果。团队的四个小组分赴山大中心校区、济南市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大二院和省立医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校,校方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在社区,享有“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的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入户访视的医生引领队员开展活动,赢得了居民的信任;而两所医院内,亦是得到院领导的肯定,派出专业的肝病科医师和护士提供支持。
与校内外媒体积极合作,扩大活动影响力,唤起民众全民防抗肝炎艾滋意识。山大暑期学校记者团密切跟踪团队动态,在校内媒体——山大视点网站、学生在线网站、青春山大网站等连续发表通讯稿件,为山大师生和山大校友所瞩目。在校外,中国护理网、健康报、山东省团委网、山东商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对该项目进行了采访报道。7月27日,中央广播电台对Gabe博士和队长进行了采访。8月1日,山大防抗肝炎艾滋团队走进山东综艺频道《超级运动会》节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电视向荧屏前的观众传播乙肝知识。
以人为本 培养一流人才
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创新教学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团在护理学院副院长臧渝梨的辅助指导下,为此次暑期学校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包涵了多种教与学的方式。理论授课环节有专家远程教学、导师现场咨询;分组设计方案环节学习国外的分组讨论、汇报评价等模式;应用前期理论的分组实践环节“二步走”,先分四组活动,总结经验后再共同开展大型实践。不仅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独到,更遵循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有效模式,保证了学以致用。同时,此次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组织策划国际化项目的综合能力。
专题调研 科学分析提炼真知
“红绿丝带”实践团队在志愿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进行了多角度的专题调研。针对暑期学校授课教师和学员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法,评价学员科普宣传必要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暑期项目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获得改善意见。针对大众的调研,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通过在医院、社区、洪楼广场等地的实践活动,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5份。从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来评估调查对象对乙肝艾滋现状及基本知识的认识。通过连续广泛的实践活动得出第一手数据,将由优秀研究生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为以后国内开展防抗肝炎艾滋及类似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继往开来 抗防事业薪火相传
山大防抗肝炎艾滋医疗卫生服务及专题调研实践团队的暑期实践已经暂告段落,鉴于提高大众乙肝艾滋认知的急迫性,宣传普及乙肝艾滋知识的持续性及深远意义,实践团队将计划通过对社团成员及会员的专门培训,组建一支知识、技能过硬的宣传普及防乙肝艾滋知识的公益性团体。基于前期社会实践已经与某些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得到了其对活动的高度支持与肯定。社团将从建立的活动实践基地开始,通过全面的评估与准备,在不同的场所,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同时社团将与前期实践场所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并使会员成为防肝炎艾滋知识的培训者,培训社区医务工作人员,用他们的宣传教育行动去加强对大众的干预及影响,延伸活动的持久性,促进社团的深入发展。山大防抗肝炎艾滋实践团将继续行动,红绿丝带齐飞舞,公众健康共守护,竖起一支中国全社会防抗肝炎艾滋的旗帜。]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肖鑫鑫 于雪雯    责任编辑:红岩 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