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2至14日,2009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立项团队结题答辩暨优秀团队评比展示活动分别在兴隆山校区、中心校区、趵突泉校区、洪家楼校区举行,经过前期的材料初审,70支校级立项团队及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68支入围团队参加了结题答辩及评比展示。
答辩团队覆盖各个学院和各个年级,其实践活动遍及全国各省。这些团队依托各自的专业知识,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我爱我的祖国”这一时代主旋律,深入城乡基层,关注社会热点,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实践。答辩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表现出同学们对社会实践的高度关注、热情参与和认真评议。
在兴隆山校区,信息学院、材料学院、控制学院、土建学院、电气学院、能动学院、机械学院等七个学院的25支实践团队参加了结题答辩及评比。他们的暑期岗位见习和就业见习紧密配合“见习2009”专项社会实践行动,注重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由机械学院的9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20多天的实地考察,切实感受机床现场,完全融入一线。团队成员积极为企业献言献策,并完成了90张手工测绘图、300件三维立体造型,以及大小装配体40件,最终提交了六千字的调研报告和一份实践总结报告。
在中心校区,来自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化学院、数学学院、生命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院的27支团队参加答辩,他们以专题调研为主,关注国计民生,深入群众生活实际,扎实开展社会调查。来自历史学院的济南宗教市场调研团队详细调查了济南市的宗教现状,形成了九万字的宗教领袖访谈录音稿,整理出济南市现开放宗教场所16处并制作电子地图,调研团撰写的调研报告也将于近期发表在《犹太研究》上。
在趵突泉校区,来自医学院、公卫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的15支实践团队进行答辩。在陈述环节,所有团队都用精心准备的演示文稿,集中展示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有的团队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将所得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加以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展示给评委。有的团队将实践时拍摄的照片进行展示。还有一些团队播放了调研过程中录制的视频。其中医学院推选的关于过敏性疾病发病调查的课题组,参与了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国家级课题并取得卓越成绩,得到现场评委的好评。
在洪家楼校区,哲社学院、政管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以及物理学院的13支团队参与结题答辩和评比。他们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结合社会热点展开实践活动。外语学院实践团队在新中国成立60华诞之际,联合其他学院共同组织了“见证60年”赴全国各地共和国同龄人寻访专题调研实践团,走遍全国26个省市,足迹遍及法、俄等5个国家,采访了近百位共和国同龄人,将他们的传记编纂成书,向共和国献礼。
各学院团委书记对学院社会实践组织情况及参加答辩和展示的团队的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和概括;校团委副书记周庆华及各位评委和嘉宾对部分团队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了细致点评和总结。他首先对各团队取得的实践成果表示肯定,对同学们投身实践、刻苦工作的忘我精神提出高度赞扬。同时,他也指出了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希望各团队可以总结经验,对课题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主张实践团队应从科研入手,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在经过2008年制度性运作的初次尝试后,组织工作得到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形成了学校与学院紧密配合、工作重心下移学院的工作局面,同时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颁布实施细则。各学院配合学校整体安排,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为学生参加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与物质保障,并突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与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山东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硕果累累。按照《关于做好2008—2009学年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交流总结与评比表彰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与工作安排,学校将根据此次结题及评比成绩,向团队发放后期支持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