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齐鲁医院普外血管外科采用腹腔镜技术成功治疗一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文献检索查新,该技术为国内首次开展。
患者,女,44岁,因“查体发现腹主动脉瘤2月”于今年1月在齐鲁医院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双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烟囱技术),并用钢圈栓塞瘤体。此后因腹痛再次入院。CTA示: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来源于Riolan弓。经讨论,决定行腹腔镜腹主动脉瘤内漏修复术。术中先穿刺肱动脉行SMA造影证实内漏来源,结合DSA在腹腔镜下找到Riolan弓后用Hem-o-lok夹夹毕。手术由胡三元教授主刀,姜剑军副教授、苏庆波主治医师、丁祥就博士等协助完成。术后患者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无不适症状。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是血管外科的一个难点,内漏可来源腰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既往多采用经血管栓塞瘤腔来治疗II型内漏,但是该患者经栓塞瘤腔后内漏仍然存在,Riolan弓较长而且供应左半结肠,缺乏足够长的导管栓塞Riolan弓末端,单纯栓塞Riolan弓有致肠缺血的风险。因此,齐鲁医院选择了用腹腔镜下结扎Riolan弓末端来治疗内漏。经查新,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中,未见利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文献报道,该方法在国内属于首次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治疗非常棘手,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某些类型的内漏对部分患者是一种最佳选择。
【供稿单位:齐鲁医院 作者:苏庆波 田玉清 责任编辑:莉荔 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