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党支部、神经内科党支部与新疆和田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教工党支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联合举办鲁疆支部“云”共建博士讲坛活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山东大学检验医学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传新作专题讲座。
王传新作题为“检验医学在肿瘤诊疗中面临的难题与应对策略”的讲座。他表示,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是恶性肿瘤高发及高死亡区域,防控形势严峻。肿瘤标志物是实现肿瘤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检测技术建立及转化应用是检验医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多学科交叉为肿瘤标志物发现和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方面,建立多学科交叉肿瘤标志物发现新模式,通过深层次解析肿瘤发生进展的分子机制,发现新型肿瘤标志物;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突破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技术瓶颈,解决检测信号弱、灵敏度低的难题,建立稳定高效的检测技术;此外,要构建产—学—研“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研发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形成标志物应用的行业标准和专家共识,推动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检验医学中心李娟教授作“科研课题申请体会”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及近年资助趋势,展示了医学部及检验医学代码的中标情况。她从项目名称、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案、研究基础各方面,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撰写要点和建议,通过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流程和重点,分享了在标书准备和课题申请过程中的体会。
检验医学中心冯一民博士作题为“哺乳期发热—一场免疫失衡的蝴蝶效应”的病例分享,以一例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报告为出发点,分析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最终识别出嗜异性抗体干扰引起多项病原体IgM抗体假阳性,帮助临床排除感染发热、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阐释了检验人对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可疑检验结果密切关注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医检联合,才能更好服务于患者,助力临床精准诊疗。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是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主委单位,山东省肿瘤标志物检测等6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依托单位。医院充分发挥检验医学中心人才聚集优势,自2023年起启动博士讲坛,推动青年人才提高政治站位,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本次活动创新组织形式,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线上方式实现鲁疆两地多家单位共同参加,不仅是东西部医学协作的有益探索,更是践行新时代援疆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国家“组团式援疆”要求的具体行动,促进了鲁疆两地医教研均衡发展,使博士讲坛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