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5月13日,“山东大学堂”第十四期暨“楮墨芸香 古韵犹存”系列讲座在中心校区图书馆举行,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姚伯岳教授主讲《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图书馆副馆长程川生主持讲座,近60名师生线上线下参加活动。

本次讲座是姚伯岳教授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时所取得的认识与体会。姚伯岳教授从古籍的定义与古籍保护的基本情况入手,立足“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基本要求,提出对古籍进行传承性保护的概念。讲座明确了古籍传承性保护的性质、内容、目的、实施方式与意义,强调对古籍进行文化层面保护,使古籍文化传授到大众并为其所认知和掌握,做到“延其寿、衍其种,传其神”。姚伯岳教授提出,要将古籍保护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计“古籍”一级学科,从而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扩大古籍保护的主体范围,使古籍长久流传。
程川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姚伯岳教授的讲座使听众们建立了最基本的认识框架,古籍保护不仅是学术研究和学术体系的范畴,还需要大众支持,在全社会树立古籍保护的意识,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山东大学堂”讲座是由山东大学图书馆发起,面向全校师生的高品质通识教育和学术启蒙论坛,自2021年开讲以来,已举办14场讲座,先后有哲学、历史、思政、社会、科技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演讲。图书馆将以此平台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发扬山东大学学术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育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