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综合新闻

打造“实践馆员”示范岗,图书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年12月08日

[本站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图书馆充分发挥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师生学习生活第三空间的独特作用,联合各学院以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青志联等部门,通过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实习岗位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活动,形成集“助学岗、志愿者、实习生”于一体的“实践馆员”劳动育人模式,学生年参与岗位培训、锻炼1500余人,呈现“服务覆盖全校、劳动成效突出”的显著特征。

组建专业导师队伍,构建全员育人模式

图书馆通过部门选拔、馆内聘任等方式,组建具有劳育素养的导师队伍,采用“导师——馆员——助管——志愿者”的四级管理模式,合力推进助管和志愿者团队的综合能力。一校三地图书馆充分结合校区特色和学生专业背景,引入实践馆员,服务于前台、书库、读者服务、文化宣传、美化环境等岗位,开展生产劳动实践、社会公益、生活技能培训、创新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实践创作的平台。

强化劳动文化建设,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

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五一劳动节、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特殊节点,结合图书馆文化节、新生季、毕业季活动,建立具有部门特色的“劳动周”“劳动日”,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成果展示、劳动宣传教育等文化活动,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图书馆与院系合作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联手实践馆员和学生志愿者开展新生报到日、新生入馆培训、入馆参观等迎新活动,开展图书捐赠、笔记征集等毕业季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劳动育人贯穿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

健全劳动考核评价,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

全馆各部门结合实践馆员岗位和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实际,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图书馆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组织“模范实践馆员”“志愿服务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确保育人成效。实践馆员参与特藏文献的数字化扫描、整理;电子资源测试,网络信息前沿技术收集;数据库、经费登记等记录合同整理打印,缩微胶片扫描汇总、保存与整理、大套图书初审等工作。

图书馆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加强劳动培训、健全考评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岗位体验,将劳动实践活动与图书馆资源服务相融合,引导大学生重塑劳动观念、增强劳动荣誉、传承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知识转化和创新能力,达到了以劳育人的教育目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供稿单位:图书馆     作者:谭海燕    责任编辑:程思雯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