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在姚文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图书馆特藏文献研究所进行石刻文献学的传拓实践。这也是图书馆“楮墨芸香 古韵犹存”人文素养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之一。
传拓,又称拓印,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通过碑刻和拓印技术,将古代的文字和图案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技艺,古代通过此方法复制和保存文献资料。

首先,李璇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并演示了传拓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选纸、上纸、拓印等。之后,同学们在李璇、张同彬等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传拓过程。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石刻,将宣纸覆盖其上,小心翼翼地用墨汁拓印下来,看着石刻文字和图案跃然纸上,同学们兴奋不已。由于初次体验这门技艺,上纸的手法和拓印的技巧还没有掌握,部分同学制作出的第一张拓片效果并不理想,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尝试,最终都拓印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此次传拓实践课帮助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石刻文献的理解更为深刻与立体,对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图书馆“楮墨芸香 古韵犹存”一院一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人文素养第二课堂将古籍修复业务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通过“美美与共”的育人机制,与教学科研单位联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嵌入到课程实践环节,探索“三全育人”新途径。今后,图书馆将继续利用场地条件与馆员业务专长,为相关院系提供教学实践,将服务嵌入到教学的第一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