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大学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山大青年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做到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中国。
深学精讲,勇担使命

“井冈星火,烛照百年”。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赤诚宣讲团依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活动路线,遵循“十中心,全覆盖”地点范围原则,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和东关社区、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等全国十余地有序开展井冈山精神主题宣讲。宣讲团成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有趣的内容,为听众们讲述井冈山的革命故事,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文化与理论同行,创新与实践相融”。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浪2.0”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春宣讲团,前往贵州遵义、山东泰安等六省八地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团队根据宣讲对象有针对性、系统地编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大事年表、时间轴以及宣讲提纲、手册等。团队成员们走进十余所红色博物馆、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走进骆驼湾、东平县、埠前村等众多新农村,感受脱贫攻坚的崭新气象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巨大成效。
“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大学“问道”红色革命精神研究生调研宣讲团赴济南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学习后,携手历园新村社区,开展题为“追寻足迹忆党史,我心同党同奋进”的团课宣讲。围绕艰难、抗争、曙光、拼搏四个部分,详细讲解党史革命史以及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中所陈列的中共山东党组织的奋斗史,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畏强敌、勇于开拓的红色精神。

为探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翻译班实践队走进济南市百花社区,举办文艺汇演。宣讲团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两弹一星的故事;走访退伍老兵张传金同志,倾听他的作战往事,感悟他和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镌刻的“英勇顽强、不怕吃亏、不怕牺牲”的老山精神。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赴济南、呼伦贝尔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于山东安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桃李学校、海拉尔区长征康养医院等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团队成员侧重于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采用一场一改、一场一策的方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青年化”阐述。确保宣讲效果有热点、有亮点、有重点,内容“实”起来、方式“活”起来、语言“鲜”起来。
聚焦群众关切,以实干诠释担当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玄鸟”宣讲团在涵江区潭尾村开展“百队百场进社区”宣讲活动。以农村居民及留守青少年为宣讲对象,分别在村委会驻地、村内广播站、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三轮宣讲。团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希望能让民法典深入人心,让道德模范家喻户晓,让反诈知识无人不晓。团队成员们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社会功效、将所思所学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寻雁”政策分析调研团赴临沂市兰陵县开展“四雁工程”相关调研。队员们与兰陵县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到作为“四雁工程”首创地的兰陵县“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形成浩荡“雁阵”。队员们还前往兰陵县代村国家农业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代村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示范基地,深入理解兰陵县“激发各类人才扎根基层,逐梦乡村振兴新征程”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措施。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明岚调研队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回车镇,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与现实问题为调研重点,了解回车镇通过建立“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综合发展模式,以“回车模式”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团队成员还深入乡村,针对当地居民生活情况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回车镇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结合所学所感提出针对性措施与建议,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山东大学药学院“爱在山东,乡约基层”基层用药青年调研团前往山东省德州市两县四村开展基层用药情况的相关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村民平时的用药情况、就医情况、慢性病情况以及家里是否有常备药等,调研以纸质问卷形式进行,共收获有效问卷120余份。成员们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了作为药学人“为百姓制好药、让百姓用好药”的重大责任与义务。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山大青年正以实际行动,用心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反映人民需求,矢志不渝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以实干诠释担当,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