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选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3月月度人物揭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主任左秀丽教授入选。

左秀丽,齐鲁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从医三十载,始终坚守初心,倾尽所能关爱帮助患者,带领团队在消化疾病领域探索求新,为解除患者病痛不懈努力。曾获得201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位)、201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位),“山东省优秀科主任”“山东好医生”“齐鲁最美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左秀丽1986年考入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专攻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后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为了帮助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她先后赴美国和日本学习胃肠内镜技术。学成归来,她用所学救治了无数患者。小肠镜手术操作为消化科高难度技术之一,令内镜医师颇为头痛,这也成为左秀丽最希望突破的努力方向。在攻克了一个个困难和瓶颈后,2009年左秀丽开展了单人单气囊小肠镜操作,后又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国。她还带领齐鲁消化团队开展了小肠镜下结石嵌顿碎石术等创新技术。现在,“齐鲁小肠镜”已成为医院的一张响亮名片。为了提高早期胃肠道肿瘤的内镜诊断准确度,左秀丽带领团队突破传统白光内镜筛查局限,较早引进并开展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技术,实现了内镜下“光学活检”,显著提高了消化道早期肿瘤检出率。为了攻克临床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左秀丽一直致力于开展深入的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左秀丽带领团队历时8年取得突破,完成《IBS(肠易激综合征)脑-肠互动异常发生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课题,采用益生菌治疗IBS患者被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由山东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 10 家优势单位申报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实施。左秀丽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开展研发工作。该项目展示了消化内镜技术领跑学科前沿的实力,实现了我国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新突破。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自2017年6月启动,是中央文明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掘宣传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医护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经过前期群众推荐、集中展示、点赞评议等环节,全国范围内共有左秀丽教授在内的10位医务人员入选2023年3月月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