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山大青年寄心声(六)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2日 10:22 点击次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激发了广大青年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澎湃力量。作为青年,如何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山大青年的回答。

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东晓:构建全国数链融合产业服务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教师,我将不断丰富创新课程内容,融思政、知识、实践教育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活力,塑造学生勇于担当和努力向前的品格。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以昂扬的精神,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带领数链融合创新团队以数链融合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为基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数为本,以链求真”的核心思想,创新“区块链+数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范式,构建全国数链融合产业服务创新生态。作为学院分管学科、人事人才、财务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副院长,我将始终以培养人才、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主旨,努力建立完善学院预聘制教师体制和人事人才考核办法,以“定量定性、破除五唯、突出贡献、统一标准”为准绳,建立个人发展和学科进步协调融合的青年人才成长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道路和工作的方向,我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投身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教育科研工作中,以实干创造新业绩,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齐鲁青年学者李凯:完善培养体系,创新育人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让我备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办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作为青年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心怀“国之大者”,潜心“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完善培养体系,不断创新育人举措,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推进“科教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三全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贡献。

山东大学川藏铁路工程临时党支部书记、齐鲁交通学院教授石少帅: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服务“国之大者”

作为青年人,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倍感前景光明,倍感自信豪迈,倍感重任在肩。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西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求“建设好这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有幸参与这项世纪性战略工程的建设,是我们工程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机遇和一生荣耀。

自2019年起,受岩土工程团队委托,我带领科研团队参与川藏铁路工程的规划建设,克服了高原高寒、缺氧等恶劣的环境,多次深入调研川藏铁路全线地质情况,总路程累计超过三千余公里,开展了三十余次现场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开展了钻爆法隧道机械化配套的智能化超前地质预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服务川藏铁路的建设,团队获得了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2020年,齐鲁交通学院党委成立了川藏铁路工程临时党支部,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我坚持贯彻山大“五育协同”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党建促科研,带领学生将党课学在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将继续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山大人的一份力量。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青年教师、医生杜密:未来,不忘初心,奔赴山海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让我倍感振奋,信心满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立德树人将是我一生践行的承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强化自己的技术,把人民的健康作为我崇高的追求;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会继续深耕自己的科研领域,努力在口腔医学与交叉学科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人事专员,我将怀着一颗服务的真心和热心,继续为学院(医院)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未来,不忘初心,奔赴山海。

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武昊:投身田野考古,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增砖添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给予了青年考古工作者前行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让我深深感受到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与关怀。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生逢其时,有肩负的责任,更有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考察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考古工作者,如何阐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不禁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回信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在发掘与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厚植历史文化沃土。

今年是我投身田野考古工作的第十年,也是正式带队实习的第一年,正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我备受鼓舞,深受启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于团队而言,焦家遗址考古队将在充分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前提下,以焦家遗址为切入点,聚焦更广阔视域下的区域文明起源、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总体脉络,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力求串联生业考古—手工业考古—“早期中国”产生发展、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从田野考古到史前社会考古研究的方法体系和新路径,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增砖添瓦;在个人角度,我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贡献出青春力量。


【供稿单位:宣传部 计算机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齐鲁交通学院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