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在京开幕。山东大学研究生热切关注两会,了解两会最新资讯,认真听取李克强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关注人大代表提案,反响热烈。
关注两会,深受鼓舞。经济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姜凯表示,2021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2022年全国两会中,如何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琼表示,大家目睹并亲身经历着中国的发展,每一个群体的诉求都在被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相信命运可以被教育改变;每一份职业都越来越得到尊重和认可,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大家期待着,立足百年新起点,迎着春光再出发!法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庞琦表示,“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相信各位代表委员一定会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担当,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推动两会取得丰硕成果。基础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许晴表示,作为一名山大学子,同时作为一名医学生,大家关注到一些医护方面的建议,包括建议建立不同层级的创新医护体系模式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创新一直在进行,所有制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完善,为人民提供便利,同时保障医护人员权益。同学们更加坚定自己作为医学生的初心,做好自己的科研,在祖国的发展中贡献力量。
经济发展,倍感振奋。经济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浩表示,新冠疫情以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受到冲击。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民生。2021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完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孟晗表示,最令人激动的是,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作为一名工科生,一直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给了理工科学生更多的机遇,将来一定不负国家多年来的栽培,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经济研究院2018级硕博连读生李星颖表示,2021年,大家深切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作为青年学子,大家深感自豪与振奋。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傅相蕾表示,2021年,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全球领先,举国协同提高研发效率,7个疫苗获批使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已成社会共识,多措并举推进疫苗接种,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作为一名医药学科研究生,深深敬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震撼于国家增进民生福祉的决心和勇气,也为生逢盛世而倍感自豪。商学院2021级研究生王玮表示,过去一年,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了最大成效,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信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将如同北京冬奥会一样,继续赢得世界各国的支持与赞誉。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郎玉茁表示,今年年初,中国举办了冬奥会,“双奥之城”北京再一次向世界呈现出一个自信、强大的中国。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去的一年,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发展。相信两会上一定会出现更多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声音;同样,同学们也期待着2022年有更多的良策落地实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梁祝欣表示,“教育”是两会上广受代表委员关注的民生议题。2021年,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3700多万学生受益;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助力学子安心求学,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党和国家着力发展教育,青年一代应乘教育改革发展东风,奋发图强,立志报国。齐鲁交通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赵翔鹏表示,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数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赵冉表示,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普及有质量的教育是消除贫困的关键基础。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得益于中央政府在教育系统内外构建起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监督体系,形成了教育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樊倩表示,作为学生党员,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在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上做出的的努力。这些努力无一不体现着政府对青年人群的重视与期待。作为青年一代,更应当脚踏实地,勇当重任。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倩表示,青年一代应对祖国的教育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外国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昊宸表示,2021年,中国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同学们将在学习两会精神的基础上,自觉履行学生应尽之责,不断磨练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时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东旭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各项教育改革措施,无一不是为了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更为良好的教育。随着各项措施不断落地实施,中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向着更为公平的方向迈进。土建与水利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洋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会到了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对创建高水平大学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决心。看到国家始终如一地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不遗余力地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同学们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文金表示,疫情防控有力、经济逐步恢复的背景,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各层级的教育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办好教育,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韦婷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其重要内容。这一论述始终贯穿着鲜明的人民立场,展示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是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根本宗旨和发展本质的论断。外国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蔷表示,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后,深刻意识到,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邓宇轩表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秀的务实人才,是祖国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之后要进入的一个“高质量”状态。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大家要趁着势头,更加努力学习奋斗,做好新时代的排头兵。海洋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常泽婷表示,在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这些都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儒学高等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文洁表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她立志珍惜在校园时光,多学知识,提高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宜飞表示,2022年中国教育将聚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体现了国家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作为山东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将珍惜新时代教育资源,不忘初心,力学笃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脚踏实地,狠抓落实。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贾铠宇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两会精神和个人的实际行动结合到一起,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发挥实干精神,大胆尝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路文琦表示,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关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杨晓露表示,作为青年党员,贯彻两会精神,需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发挥专长,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书茵表示,应当珍惜教育资源,做好人生规划,在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国家、人民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颖表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文化自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教材中去。以史为鉴,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用中国的理论来解说不同科目的知识,这样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到祖国建设之中。经济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一诺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学习工作和实践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做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一博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本领,提升创新意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