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综合新闻

领略修复技艺,传承工匠精神

图书馆助力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实践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1年12月10日

[本站讯]12月7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档案班全体学生在霍艳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东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研究所进行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的实践操作学习。

此次实践课内容参考山东省档案系统“守正创新”杯档案修裱技术基本技能竞赛内容进行授课,课程包含画心托裱、浆糊制作、古籍书叶的补、接、溜口等操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图书馆张同彬、李璇两位老师与霍艳芳老师在开课前做了充分沟通,提前为25名学生购买了相关工具及材料,确定并布置好上课场地。

课程开始,张同彬为同学们介绍了棕刷、羊毛刷、针锥等托裱常用工具,并进行托裱演示。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相互合作,完整地体验了一次字画托心、上墙、下墙的实践操作。

画心上墙演示

托裱体验

随后,李璇向大家介绍并演示了浆糊的制作、使用及保存方法。接下来李璇介绍了古籍修复的流程,并进行了补洞、溜口等书叶修复技法的操作演示,讲解书叶修复的注意事项,如修复用纸的选择应遵循“材质相同”“宁薄勿厚”“宁浅勿深”的原则。李璇还展示了图书馆的修复成果。同学们兴致浓厚,纷纷动手体验浆糊制作,还主动体验了虫洞的修补。

书叶修补

最后,张同彬为学生们演示了使用高锰酸钾、草酸和热水浸洗法去除霉斑的方法,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学生们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经过三个小时的课程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山东大学图书馆在开展古籍修复工作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服务教学科研,已经开展了多次古籍修复技艺课程,受到师生欢迎。今后图书馆将继续利用场地条件与专业特长,为相关院系提供课程实践服务,将服务嵌入到教学第一线,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起大学生对古籍保护与修复技艺的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进大学生的心田。


【供稿单位:图书馆     作者:于天指    责任编辑:刘占芬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