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建党百年和建校百廿交汇的关键节点,强化青年学子报效国家和奉献社会的实践导向,山东大学有序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0-2021学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工作。11月1日,2020-2021学年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暨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推优答辩会在线上举行。校团委书记姜炳刚、团委社会实践部相关负责老师、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本年度社会实践横向设立理论政策宣讲、劳动实践、调研观察、创新创业等8个板块,涉及领域囊括返乡助农、时政剖析、民生民情、支教扶贫、战疫服务等方面;纵向开设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暨“学习四史 葆有初心”主题宣讲、“寻访优秀校友”、“青鸟计划”岗位实习、“希望小屋·山大担当”、“服务山东·山大方案”五大主题,引导近2000人组成201支专项团队参与其中。在严格落实“非驻地必线上”原则的前提下,一校三地50个院系团组织近17000名学生组成1690支队伍开展实践,共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6座城市,其中45支由各单位推荐的优秀团队参与本次省级优秀团队推优答辩。
会上,姜炳刚对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他表示,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学校始终秉承着“崇实求新”的精神品格,在“实”上下功夫,在“新”上谋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他表示,各团队聚焦国计民生热点,创新“云端实践”与“就近实践”相结合的开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姜炳刚希望青年学子继续在实践中坚定信念、砥砺品格,自觉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在答辩环节,各团队利用线上平台分享实践成果,交流心得体会。各团队成员代表采用PPT、视频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实践前的充分准备,实践时的细致推进以及实践后的反思展望,提出切实可行的“山大方案”,诠释了山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选题上,山大学子发挥各学科优势,实践内容多样,各队尽展风采:在寻访校友专项中,山东大学百廿追忆校友寻访团先后寻访八位优秀校友,体现了薪火相传的山大情怀,为百廿校庆增光添彩;在理论宣讲方面,山东大学“红色山大,今津乐党”团队通过研学活动,结合历史背景,塑造鲜活形象,以课堂新模式点燃了孩子们对党史学习的热情;在调研观察方面,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青岛分队遍访青岛市所有涉海区市,围绕青岛市海洋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聆听来自政府、集聚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蓝色声音”,总结集聚区建设经验,探寻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乡村振兴方面,法学院“文旅再道”团队聚焦文旅融合视域,选点淄博、青岛、济宁三地,调研典型乡村文旅发展样态,为文旅融合趋势下的乡村建设提供多样化经验借鉴;在生态治理方面,“见微知箸”团队立足公共卫生,对家庭用筷的污染情况、公筷的普及和人们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实验,为社会提供筷子卫生相关的宝贵第一手资料;在民生民情方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济蓝”实践调研团对农村供暖现状进行了调查,探讨农村清洁供暖的可行性,并对清洁供暖的技术经济性和农村新型能源供给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未来展望。
本次答辩会充分展示了各团队响应时代号召,厚植家国情怀,扎实推动实践的崇实作风,体现了各团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创新实践举措的求新精神,进一步展现了山大学子在躬身实践中认识国情、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