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1日,图书馆“祖泽清芬•嘉惠后学——捐赠文献及其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展。展览特邀捐赠嘉宾张吉周、赵淑梅夫妇与图书馆馆员代表参加活动,图书馆馆长赵兴胜出席活动并致辞。

展览内容主要为张吉周、赵淑梅夫妇捐赠的私人珍藏古籍、文学院伏煦老师赠书等捐赠文献的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张吉周、赵淑梅是山东大学退休教师,去年底向图书馆捐赠古籍31种149册。这批古籍为祖辈藏书,以医学古籍为主,兼有经学、蒙学等。其中不乏珍稀之本,如《痘科救刼論》,由清代济南李敷荣所撰,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济南张式谷刻本所抄,此书刻本已不传。老人家中数代都很重视藏书的保护,配备了专门的书橱,置以樟脑、香草除虫,并每年定期晒书,因此这批藏书的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二老看到自己捐赠的藏书在图书馆得到了更为妥善的保存与专业修复,感叹“图书馆给这批藏书提供了一个新家,给它们穿上了新的外衣,这批书的价值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赵兴胜对两位老人捐赠私藏、嘉惠学林的善举表示感谢。他提到,师生捐赠在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占比很高,捐赠是山大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著名学者丁山、庞朴等先生都曾捐赠过大量珍贵文献,一代又一代山大人为图书馆积累了珍贵的特藏文献。保护好、利用好捐赠古籍是图书馆人应尽的责任,将为师生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共同努力让山大精神和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图书馆一直非常重视古籍的捐赠与保护工作,由专业馆员对捐赠古籍进行版本鉴定、汇文编目、题签制作、钤印辨识、古籍修复等,并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古籍专用书库中。展览体现出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关爱后学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图书馆良好的古籍保护与修复实力,充分体现了山大人敬重、保护、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本次展览将持续到十月底,欢迎广大师生读者前来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