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暑假期间,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利用暑期上下协力、持续推进各类课程建设工作,洪家楼校区演播室昼夜通明,课程建设工作取得多项进展。
在教师培训工作上,暑假期间,继续教育学院多次通过线上会议与线下走访的方式,与法学院、文学院、药学院、土建学院、机械学院等单位多位教师沟通交流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传达“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活动为主线、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分享示范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做法,引导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设计,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在思政课程建设上,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属性、时代要求、继教特征出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团队一起,围绕“核心素养”“职教特征”“学段要求”,积极构建“3+n”山大特色学历继续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其中“3”是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门课程,目前已完成由23名专家、教授参与的课程录制与后期剪辑工作,共计106课时;“n”是指每个学期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结合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国内外热点问题,为学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

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继续教育学院落实学校“整体规划、全局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战略部署,积极打造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岗位协同努力,在课程建设学习设计、脚本润色、课件美化、场景设计、剪辑包装方面下足功夫,建设精品好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8月15日,暑期已完成由15位教师参与、涉及12门专业课程的149个课时录制工作。

在毕业课程建设上,继续教育学院完成了医药、管理等学科毕业课程指导视频设计工作。为落实“培养在职学员立足岗位、终身学习、务实创新的科学研究观”的思政目标,课程团队与教师团队多次讨论,结合毕业论文写作、资料收集、答辩过程等各环节,设置至少八个专题,以问题为导向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初步形成了毕业课程思政基因图谱,实现了知识点、技能点、师生交互(指导、答辩)环节全覆盖。培养学生诚信、严谨的学术品质、无畏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写作态度、终身不懈的学习能力、积极严谨的版权意识,鼓励成人学生要有家国担当,立足岗位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结合单位工作完成毕业论文。
在协助校内各单位线上课程建设上,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优势,协助附中、外语学院、数学学院等单位,完成线上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工作,得到了教学单位的赞许和认可。
在对外宣传与推广上,继续教育学院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全国推广和展示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成果。暑期参与申报新华网课程思政案例课一例,参与教育部职成司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并制作相关视频、专栏报道等展示项目,并参与2021年度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遴选工作,向山东省教育厅报送《经济学原理》等三门优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