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18日,在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山东大学第八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决赛举行。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管理学院、土建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的30多名同学进入决赛。
博物馆副馆长李慧竹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旨在强调其促进文化交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举办讲解员大赛既是为了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更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和践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本次讲解员比赛以现场实地讲解为比赛方式,经过抽签正式开始比赛。经过赛前培训、初赛筛选,同学们在决赛中表现出的讲解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讲解员们表现沉着,自然大方,表达清晰流畅,讲解风格各异,有的内容准确、主题鲜明,有的朴实生动,有的流畅精炼,有的风趣幽默。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文物进行了诠释并介绍给评委和观众。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分别进行了点评,并与同学们就讲解员的职责、任务、要求等进行了交流、讨论。评委们谈到,讲解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讲解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但决定了讲解的深度,还决定了自身面对各种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有必要掌握大量文物背后的信息,并且能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展示不同的讲解风格。


此次大赛由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共同主办,青年考古人协会协办。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小漪、李慧竹、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曹明明等担任大赛主要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