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4日,哲社学院第140期分析哲学论坛在中心校区举办。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副教授作了题为“怀疑主义与认知价值”的报告。哲社学院任会明教授主持报告会。
讲座伊始,胡星铭副教授引入了怀疑主义论证的一个重要假设——缸中之脑假设,怀疑主义认为,“我”无法排除“我”是缸中之脑,如果“我”无法排除“我”是缸中之脑,“我”就不可能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胡星铭副教授指出,对于怀疑主义的回应主要有两类,即否定前提和否定结论。对于结论的否定分为语境主义和非语境主义两种思路。当代对于怀疑主义的几种主要回应——摩尔主义、语境主义、溯因主义——是否成功,都与认知价值密切相关,并依赖于对认知价值的讨论。
接下来,胡星铭副教授带领大家从认知价值角度重新审视了传统怀疑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对于“为什么在意怀疑主义论证”这一问题,给出了五个论证,同时作出了回应。“如果一个论证与我们的常识相冲突,那么这个论证值得研究,怀疑主义的结论与我们的常识相冲突,因此,怀疑主义论证值得研究”。回应这一论证时,胡星铭副教授通过“长者论证”这一例子指出,这一论证虽然与我们的常识相冲突,但并不值得研究。对于“如果相关专家对一个论证是否成立有很大争议,那么这个论证值得研究,而哲学家对怀疑主义论证是否成立有很大争议,因此,怀疑主义论证值得研究”这一论证,胡星铭副教授提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怀疑主义论证不成立,但他们只是对怀疑主义论证错在何处有很大争议,并以康德的观点为例。同时,胡星铭副教授还对“专家”的含义作了区分,如果“专家”指在某个领域拥有超出普通人很多知识的人,那么很难说有哲学专家。但如果专家指在某些问题上做过长时间研究和思考的人,那么在关于天使的一些问题上,有些人是专家,例如阿奎那对天使问题的研究,但实际上这类问题及相关论证并不值得研究。此外,胡星铭副教授还就认知状态、认知价值等方面对其他论证一一给予了反驳,并最终据此得出结论,怀疑主义不值得回应。论坛自由讨论环节,胡星铭副教授对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详尽回答。
胡星铭,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认识论与价值论(特别是认知价值),对科学哲学与中国哲学亦有严肃的兴趣。在Philosophia、Ratio、Argumentation、Kriterio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ialogue: 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