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景传勇研究员应邀来山东大学作讲座,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汝涛教授主持讲座。山东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武光、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刘春光及第四届“环境与健康菁英班”的学生参加了讲座。
刘倩研究员以“环境科学研究中的纳米材料”为题,从纳米材料的起源、地位和作用、研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纳米材料对人类生产生活及健康方面的意义。刘倩研究员从历史上国外几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出发,进而从阐述大气污染物颗粒大小与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关系等方面引出当前纳米材料对治理环境的重大作用,阐述了不同空气动力粒径的颗粒对人体形成的危害的不同,并讲述了当前纳米材料的研究情况、成果等。之后,刘倩研究员从仿生学的角度介绍了纳米材料在一些动植物身上的具体体现,并借此介绍了一些纳米材料的特性、作用机理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最后,刘倩研究员还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地下水砷的去除方面的应用等。
景传勇研究员以“地下水砷污染及其健康危害与控制”为题,分析了地下水中的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其处理的一些研究方法、思路等。景传勇研究员引导学生从原子层面科学地认识地下水中的砷,并介绍了砷的几种形态及其毒性的不同。之后,景传勇研究员对我国的地下水中砷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带领学生科学认识砷对环境、健康的风险,并对现有的砷处理办法进行了思考。他在最后还介绍了二氧化钛等物质对去除砷的巨大作用,并形象地向学生讲述了其作用机理。
刘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任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在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溯源技术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工作。
景传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微界面过程。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王阔阔 责任编辑:文君 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