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4日,泰山学堂在中心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第十三期“泰山名家讲坛”。山东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杨静华应邀做客本期讲坛,作了题为“从表观遗传学到表观蛋白组学”的学术报告。
杨静华教授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表观蛋白组学,即转录后修饰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并简要讲解了广谱抗病毒的理论与技术。他从基因组学讲起,提及基因组学短暂而迅猛的发展史与如今遇到的瓶颈。遗传第一密码即DNA序列已经基本解密,而第二密码即蛋白质序列及其多样化的修饰却尚待更为深入的探究。他在论坛中论述了表观蛋白组学美好的发展前景,并介绍了其实验室中关于表观蛋白组学的工作,这主要包括各种癌症(如肾癌)组织与旁癌组织的蛋白差异修饰与普遍性修饰检测,而对于搜索已知的或是未知的修饰,其实验室依靠先进的OMS(open modification search)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单一蛋白深度OMS与细胞组织全蛋白OMS。而关于广谱抗病毒的理论与技术,他利用了在病毒侵染细胞时产生双链RNA这一共性,能够特异性地引起被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死亡,这一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用价值。杨静华教授的报告让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
报告会由泰山学堂生命取向教授小组组长方诩教授主持,泰山学堂生命取向教授小组成员、泰山学堂工作人员及生命学院的部分老师出席了报告会。泰山学堂学生、生命学院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报告。在报告中,他们踊跃提问,并与杨静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杨静华教授,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总后科技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 副教授、肿瘤外科研究室主任,纽约中美科学技术协会副会长;师从著名分子生物学家Tom Maniatis和诺贝尔奖得主Richard Axel,是最早发现双链RNA编辑酶与生物功能的研究者之一。在美国工作期间,杨静华教授创办了波士顿大学临床蛋白质质谱研究中心,并在疾病表观蛋白组学、广谱抗 病毒机理及药物研发、双链RNA生物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曾多次在《Nature》、《Science》、《PNAS》等世界一流 杂志上发表文章。2011年回国,他创办了山东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