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3日,哲社学院第19期朱雀讲坛在兴隆山校区举行,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任会明作了题为《知与智》的专场报告。
会上,任会明教授首先就自己的求学之路作了简单的介绍,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认识哲学、热爱哲学、研究哲学的经历,深深吸引住了在场观众。任会明教授从“知”与“智”的关系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本次报告的主题。他认为,在当代中国教育及学术研究中,需要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智慧本身是具有谋略性的,是为人们提供“知其所以然”的事物。而哲学可以让人获得大智,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大道理。任会明教授同时谈到,哲学简单来讲就是“bring reason to bear”,即让理性所承担,让世界变得更合理。而做哲学需要两个条件:思辨的能力及对哲学的兴趣。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可以逐渐让自己的思想到达更高的层次,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以更好地生活。在学习哲学的道路上,一部分有兴趣有天分的同学会较快的步入精英的行列。这些之外的同学则是在慢慢提升个人的思辨能力,掌握更为科学合理的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进而更好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学习哲学最现实的意义。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自己平时遇到的哲学问题向任会明教授提问,并且提出了个人对学习哲学或者哲学入门过程中的理解误区,获得了他的细致解答。报告会由哲社学院党委副书记毛永强主持。
任会明,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心灵哲学、知识论、语言哲学、近代哲学。发表“The Distinction between Knowledge-That and Knowledge-How,” Philosoph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of Israel、“The Knowledge Intuition and the Ability Hypothesis,” Dialogue: 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On‘Defending the Phenomenal Concept Strategy’,”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Entitlement to Self-Knowledge and Brute Err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等SSCI论文,著有《自我知识与窄内容》专著,并在《哲学研究》发表《会知与呈现模式》、《二维语义学如何重建“金三角”》等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