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段伟文:从必然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4年05月25日

  [本站讯]5月22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段伟文副研究员做客第73期分析哲学论坛,并作了题为《从必然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的报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华平副教授主持了报告。
  段伟文表示,传统上对科学内涵的理解,始终没有脱离亚里士多德“理论知识”的意味。这一古典的思想断言:“知识是受宇宙的客观组织所决定的”,或者说“理智和自然结构是内在相符的”,即理论知识建立在绝对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其存在论基础整全而完备。段伟文认为这一观念影响深远,从自然哲学到以物理学为典范的科学对必然性与规律的探讨无不以理论知识为目标,被视为理论知识的科学成为一种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的“必然的科学”。
  段伟文认为,现代科学在本质上是技术性的,这必然导致科学观上从哲学化科学到技术化科学的改变。在技术化科学观看来,在科学活动中,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相互融合与渗透的,科学所追求的真理不是无条件的必须接受的绝对真理,而是相对于科学共同体、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有意义的真理。目的与价值的选择内在于科学实践之中,伦理的考量应成为科学的内置机制。这也就说,科学不再是必然的,而是可接受的,至于是否是可接受的,取决于人们所设定的条件、目的以及科学所可能的后果等等。
  报告结束后,段伟文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专业为科技哲学,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科技伦理等。主要著作有《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分析》等。主要学术论文有《多元主义与整体论视野中的科学》、《自然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与形而上学》、《从可接受的科学到多重实在》等。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刘文龙    责任编辑: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