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翼做客山东大学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4年12月22日

  [本站讯]1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做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讲座。
  讲座的主题为“中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与社会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哲社学院院长刘杰担任讲座主持人。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时期与新时期下的阶级阶层结构与发展趋势;新时期阶级关系特征与社会治理;关于新时期中产阶级的特征与影响;近期、中期及远期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
   首先,张翼通过一张图表,为大家清晰地展示出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表格与数据详细介绍了新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通过数据,张翼分析了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第一,不同年龄阶段劳动者阶级阶层分布不相同;第二,未来中产阶级将快速增长;第三,农民阶级仍然会快速缩小;第四,由农民阶级转变来的农民工——体力工人阶级的数量还将增加,技术工人阶级的数量也会随之增长;第五,业主阶级会保持在既定的比例;第六,收入差距会长期存在,难以在短期内缩小。
  其次,张翼谈到了中国新时期的阶级关系特征与社会治理问题。张翼认为:首先,各个阶级与阶层之间不再是镇压和斗争关系,而是共存和协调关系;其次,阶级阶层之间的封闭性壁垒有所拆除,流动性有所增强,从农民阶级那里产生的工人阶级的数量与日俱增。另外,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不但带来了阶级阶层结构的多元化,而且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造成了层级化。
  接着,张翼分析了关于中产阶级的问题。张翼通过调查却发现:中产阶级却增加了社会批评意识。中产阶级对当地政府的信任程度、满意程度以及对社会公平程度的评价都普遍低于其他阶级。因为中产阶级是以人力资本体现其存在意义的,中产阶级通过话语力量成功地垄断了社会的话语权及话语表达体系,所以中产阶级的态度及社会批判意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
  最后,张翼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角度谈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近期继续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维稳功能;中期完善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机制;远期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机制,政府除了抓好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治理活动外,逐步进入制度维持时期。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受到讲座的启发,纷纷提问,张翼教授针对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最后,林聚任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短的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报告的内容,并认为张翼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为大家传授了新知识,而且也拓宽了大家的研究视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张翼,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副主编。曾赴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2005年被聘为科技部人类安全委员会委员,同时也被推荐位公安部户籍改革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人口学会理事、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评委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社会学、社会发展、社会保障。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侯煜    责任编辑: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