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戚聿东教授谈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5年05月29日

  [本站讯]5月26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管理学院承办的山东大学“稷下风”学术讲坛于中心校区举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戚聿东教授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进行了主题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与路径”的报告,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向艺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戚聿东首先总结了“新初始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及其争议。他表示,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当下理论界与决策层面前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而深化国企改革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目前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在于“六化”,即行政化、独资化、独治化、独占化、独享化、刚性化较为严重。
  第二部分中,戚聿东对国有企业去“六化”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特别介绍了国有企业“泛行政化”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企业行政级别化、企业家行政级别化、商而优则仕、旋转门现象、企业间“高管对调”现象、资源配置的行政化、行政化垄断严重,由此看来国企去“行政化”的任务依旧艰巨。对于去“独资化”问题,戚聿东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仅有5家国有企业母公司实现多元控股,其余均为国有独资;戚聿东表示,对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着眼于母公司、主营业务、垄断环节这三方面。关于去“独治化”,戚聿东认为目前国有企业属于政府主导的单边治理结构,不利于管理。在去“垄断化”、去“独享化”、去“刚性化”方面,戚聿东也表达了其注重市场作用的观点。
  在第三部分,针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六个问题,戚聿东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有效路径的设想。这条路径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依次是去行政化、运营模式改革、竞争模式改革、产权模式改革、治理模式改革、进入充分放开、放松价格监管、全面放松乃至取消监管部门。
  在提问环节中,戚聿东教授与现场同学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徐向艺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     作者:文/张帆 肖柯 图/李瑛    责任编辑: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