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陈代荣教授团队在光致变色薄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11月15日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陈代荣教授团队在有机-无机复合光致变色薄膜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论文《Electrospun Photochromic Hybrid Membranes for Flexible Rewritable Media》发表于《表面和界面应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29713−29720)。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化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魏菁,通讯作者为王挺副研究员和陈代荣教授。
  纸张作为记录与传播信息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废弃纸张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陈代荣教授团队通过简单的纺丝手段设计制备了一种三氧化钨 “可复写纤维薄膜”。三氧化钨本身没有颜色,但在电场或者紫外光的作用下能够被还原为有颜色的还原态,再经过氧化反应又可以回到无色状态,这种在外界刺激下能够发生可逆颜色变化的特性让三氧化钨备受关注。该团队制备的“可复写纤维薄膜”本身具有和纸张类似的白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变成蓝紫色,有机-无机相的均一复合显著提高了其变色速率。蓝紫色的薄膜可在几天内自然褪色,如果将薄膜放置在高温环境或者臭氧发生机中,颜色褪去的过程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褪色后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又可以重新变为蓝紫色。通过这一过程,信息就可以不断在薄膜上被写入和擦除,并且反复近40次而没有明显的颜色减退。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新型薄膜的实用价值,研究者们将制备的薄膜通过超声波压花技术印压在衣服里面,薄膜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光致变色效果。这种新型薄膜可以代替传统的纸张用于印制通知、海报等,这些场合通常只需要在短时间内展示信息,任务完成后薄膜上的信息就可以被擦除以供下次使用,从而达到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目的。
  该论文发表后,因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网站以“These images were created on the paper of the future”为题报道该工作,美国化学会新闻栏目以“Rewritable material could help reduce paper waste”为题报道该工作,相关报道获得媒体广泛转发评论。
  
  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6b10620
  新闻链接: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11/these-images-were-created-paper-future
  ACS:https://www.acs.org/content/acs/en/pressroom/presspacs/2016/acs-presspac-november-2-2016/rewritable-material-could-reduce-paper-waste.html
  AAAS: 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6-11/acs-rmc110216.php
  CHEMIE.DE:http://www.chemeurope.com/en/news/160404/rewritable-material-could-help-reduce-paper-waste.html


【供稿单位:化学院     作者:魏菁    责任编辑:凯欣 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