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4日,山东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在兴隆山校区举办第二场节能减排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所长俞自涛教授主讲。能动学院副院长辛公明主持讲座,2015级、2016级辅导员出席讲座,2014级、2015级及2016级部分学生到场学习。
下午2时,讲座准时开始。俞自涛教授以“节能减排、开拓创新”为主题,从活动背景、创新理念和作品剖析三个方面展开讲座。自2008年举办首届竞赛以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秉承“强化节能减排意识,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引起全国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逐渐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大赛致力于响应科技强国的号召,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俞自涛教授列举了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学科交叉等方面的优秀参赛作品实例,说明竞赛以开放式选题的形式,鼓励奇思妙想,打破专业视野局限,结合多种因素从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随后,俞自涛教授详细介绍了基于双雾化技术的重力驱动“空气洗手”装置这一优秀作品,展示了该作品从背景、设计与结构、效果与体验、成本与效益及创新与拓展等方面的策划过程,为同学创作参赛作品提供宝贵经验。
同时,他为大家提出参赛建议,第一、选题,注重对决赛特等奖、一等奖作品的分类梳理,注重就某个想法从不同方面进行完善,注重将节能或减排的理念固化在某个发明产品上 ;第二、组队,队伍要培养凝聚力,在队长的领导下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第三、作品,在竞赛不同阶段对作品关注点的要求不同,需对作品进行适当调整。讲座最后,俞自涛教授详细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就在经验不足以制作出成品的情况下是否有机会得奖这一问题,他表示,节能减排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高校学生的创造能力,参赛形式分为实物和社会实践调查两类,不一定要求提供实物。
讲座上,辛公明强调,学院出于对节能减排竞赛的重视,将举行多场系列讲座,意在激发同学对科创的兴趣和参与竞赛的热情。他说,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广泛性和创新性,就算只有新奇的想法也能够参赛。他鼓励同学们对不清楚的方面提出疑问,找寻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竞赛,锻炼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节能减排竞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科技时代的主流趋势也更加明确,同时调动起他们参赛的积极性。节能减排是现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符合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方针。节能减排,每一位公民都应身体力行,作为能动学子更应发挥专业优势,走在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