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香港中文大学罗智泉在信息学院作报告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05月01日

  [本站讯]2016年4月28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罗智泉教授受邀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为信息学院师生作了题为“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t transmission i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的学术报告。信息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罗智泉教授详细的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数字用户线路(DSL)中能量高效传输动态资源的分配方案。他细致地讲解了目前国内千兆以太网有线通信的背景知识、传输过程中降低能量消耗的发展趋势、基于OFMDA调制下子载波、时隙和功率分配策略,以及相应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和基于贪婪原则和加权和原理的求解算法。罗智泉教授阐明了非持续性操作(Discontinuing Operating)能显著提高DSL传输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他提出了两种在保证吉比特速率(G bit/s)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正态操作间隙(NOI)和非持续性操作间隙(DOI)。在NOI中,由于使用了即时缓存状态(instantaneous buffer state),可以极大的提升数据速率;而在DOI方式中,由于采用了TDMA原理,自适应地分配能量,最小化系统功耗的同时又最大化避免资源块的浪费。最后通过仿真图展示了这种分配方案在计算复杂度低和系统稳定性高的优势和良好性能。此外,实验证明了该分配方案能应用于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在有线网络环境里下行链路功耗大的问题,推动“绿色通信”的发展。
  在讨论互动环节中,信息学院的师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疑问和想法,罗智泉教授作了详尽的解答,同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以来的研究方法和学习心得,强调数学建模的关键性和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罗智泉教授的报告,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受益匪浅,很期待他的再次来访交流。
  罗智泉教授于1984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于198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罗智泉教授是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目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兼任深圳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教授在优化理论、算法设计、信号处理及通信等领域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刘君 杨兆梅    责任编辑: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