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012学术年会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10月15日

  [本站讯]10月13至14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012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泰安市举行。研讨会以“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民主化问题”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科学》杂志社、山东大学等高校和学术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与研讨。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赵明义和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教授共同主持研讨会。
  会上,云南大学政治系主任周平谈到,民族国家是世界近代以来基本的国家形态,又是当今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中国既是民族国家也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本质是民族和国家的统一;我国各民族应该具有清晰的国家认同。我国的民族国家构建仍需要继续完善下去,仍需要加强民族国家建设。新疆大学姜勇副教授介绍了新疆7.5事件以来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来新疆形势的发展变化,就某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山大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马风书教授以“苏联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为题阐释了重新思考和总结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性。马风书教授表示,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应当既反映各国民族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改变的形势下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他说,推动跨地区和跨民族的人员自由流动是缩小民族差距、减少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和谐与实现民族融合的有效途径。山大哲社学院宋全成教授通过对当代西方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分析提出,西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群或民族不平等、宗教冲突是产生民族分离主义的最根本动因,也是导致战后局部战争的最重要因素,西方国家民主政体至今也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山大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崔桂田教授介绍了越南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理论、政策和具体做法,认为其中有我们可借鉴的东西。王建民教授认为,从民族角度划分国家形态,应该在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划分的基础上,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分类,分为杂居型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许多国家经历了从威权政体向多党政体的转型。经验表明,转型比较成功的仅限于单一民族国家(如日本、韩国),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这类转型,大多导致社会长期动荡乃至国家解体,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因此,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转型存在着前途未卜的极大风险。多民族的杂居或聚居,作为一种现象描述,并无新意,但把它们上升为分类标准,可能具有方法论意义,可用于观察和研究不同类型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对于我国的民族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各民族的政治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自治权、语言文化权利等民族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 \

【供稿单位: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作者:张杰    责任编辑:广沛 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