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8日,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史峻平教授应邀访问山东大学数学学院,作了题为“Instability and bifurcation in models with advection, diffusion and delay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数学学院胡锡俊教授主持,基础数学专业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史峻平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威廉玛丽学院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以及和中国数学家的交流情况,并希望在座老师和学生能到那里进行访问合作。本次报告史峻平教授主要指出了微分方程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报告中,史峻平教授给出了微分方程局部渐进稳定性的定义,为了研究的简化先考虑该方程对应的线性化方程的稳定性,同时给出了平衡解和Hopf分叉的定义。他指出最重要的是给出关于特征值的一个Routh-Hurwitz的一个判别准则,从而相应给出了稳定性的判别依据以及分叉判别依据。随后,史峻平教授具体研究了四种模型所对应的微分方程的稳定性问题,分别为反应扩散模型、带趋化性的(吸引性和排斥性)的方程模型、土地沙漠化模型和时滞模型。
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积极参与提问与互动。其中,史峻平教授与有关老师就时滞方程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与交流,各位研究生们也分别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热烈的讨论。
史峻平,美国威廉玛丽大学数学系教授。1998年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分歧理论、非线性泛函分析、生物数学。现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金项目1项,参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1项。参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奖2项。主持组织国际学术会议7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邀请报告70余次。担任两个国际知名SCI刊物编委,为50多种数学、物理、生物刊物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被SCI杂志引用500余次。在偏微分方程,分歧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另外在生物数学,包括种群模型,生物化学反应,形态生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