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26日下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原所长、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评审组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吴元迈研究员做客外国语学院,并围绕“外国文学研究”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引人入胜的讲座。
吴元迈研究员先以“运动中或行进中的外国文学研究”为观点总结了20世纪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研究经验,提出外国文学研究虽然利用自然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得以丰富和发展,然而归根到底,外国文学研究还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义。接着,吴元迈研究员以现实主义为切入点,探讨现实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如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文学、表现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变形”,并以俄国、苏联、德国、法国等国别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为实例,旁征博引,旨在阐释文学发展过程中“不是现实主义死亡,而是现实主义的定义死亡”的观点。现实主义在“变形”中得到延伸及发展,然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又有别于现实主义在运用不同的形式“变形荒诞”后的文学作品,而判断标准有二,即综合性运用文本及作品总体倾向。最后,吴元迈研究员对文学作品及文本的内涵进行阐释,并就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对外国文学研究界影响较大的三种观点进行一一阐释:文学作品和文本是同义词;文本代替文学作品;文本是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表示,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在场的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认真聆听讲座,并在互动环节积极踊跃发言,就各自相关研究中的疑惑求教于吴元迈研究员。本次讲座由原外语学院院长郭继德教授主持,外语学院副院长申富英、李建刚等出席讲座。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叶艳 责任编辑:文琦 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