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24日,亚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健雄教授应邀做客管理学院讲座,作了题为“后现代生活风格与休闲产业趋势”的学术报告。
郑健雄教授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是对过于诉求普遍性、共通性、绝对性、规范性、统一性且深受科学与技术之工具性理性所影响的现代主义的反动、质疑、批判,而兴起的一种思潮。复杂、矛盾、多元化、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特性,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在日常对话中,后现代常常代表新潮、搞怪、难懂、无厘头;在学术论文中,虚拟、拼贴、戏仿、跨越疆界是热门字眼。郑健雄教授谈到了后现代休闲,21世紀进入体验经济,强调感动人心的作用,感性在后现代非常重要。后现代休闲更加强调知性之旅、感性之旅、三生一体之旅。21世纪消费者对休闲产业的需求有:正当又健康的运动、逛街购物、聚会畅饮、健康的娱乐、阳光海滩等。其次,邓健雄教授重点介绍了生活美学和生活美学产业的概念。生活消费形态改变,导致消费需求改变,从追求“理性功能”满足转向“感性体验”需求,生活美学、生活风格逐渐形成一种新趋势。风格成为城市休闲的主轴,乡村的风格也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品味。生活美学经济学的特质有:交换性的需求、功能性的满足、感性符号价值、文化的元素、营造幸福质感价值、兼具故事性和结合品牌与行销。将生活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产业活动,称之为生活美学产业,开拓休闲产业的新领域。创意是这个产业的核心,生活场域是这个产业的舞台。再次,郑健雄教授介绍了四大新生活风格趋势:一是在地智慧:在地智慧的实践有“地产地销”,比如让自己日常生活的食材来自当地周围160公里所生产;二是数位生活:透过Facebook、Blog等虚拟平台的连结,将周围的食物紧密连结,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性,丰富大家的生活;三是自然主义:比如新乡村主义的兴起;四是绿色生活:回收利用、节能减碳和农村体验是三个重要的概念。生活主张是生活美学产业的源头,强调以“生活”概念为出发,隐含着企业经营理念的表达,强调在地文化、回收利用和慢活。创意价值必须与生活主张契合,和美感体验已经悄悄成为休闲产业的主流。最后,他提出了后现代的思维,分别是科技与人文结合、在地元素与在地生活、多元文化、个性化和回到自然。
演讲过程中,郑健雄教授与听众进行了饶有趣味的互动交流,其幽默的话语、前沿的理念和系统的论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许峰副教授主持讲座,系党支部书记蔄茂兰副教授为郑健雄教授颁发了山东大学国际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聘书。校内外近百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郑健雄,亚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亚洲大学休闲与游憩管理学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休闲学与观光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