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中华文化何以传承与创新国学讲座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5月28日

  [本站讯]5月27日,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学生国学社承办的“中华文化何以传承与创新——教授与青年学子对话”国学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心校区举行。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和哲社学院陈坚教授受邀被聘为国学社指导教师,并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颜炳罡教授从儒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引用世界佛学史、文化史的例证,指出应坚持自身文化主体性,同时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做到兼收并蓄,从而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张士闪教授首先发表了对“礼”与“野”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认为“礼俗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接着,他结合自身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向大家阐释了中华文化对其家庭和自身成长的影响,从而表明,中华文化是情感表达的形式,深植于人民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继而针对大学生,他提出“体验、领悟、践行、传承”的国学学习态度,从体验开始,逐步到达由内而外以传承为己任的境界。最后,张士闪教授还为国学社提供了活动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为国学爱好者日后学习提供长期交流平台。陈坚教授立足于自身对宗教的研究,阐释了对儒学、宗教学的认识。以佛教与儒学的发展关系为例,他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气魄,认为大学生应该做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合理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使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强盛。
  同学们踊跃提问。三位教授分别立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和青年学子在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担当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讲解和回答。最后,颜炳罡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老残游记》一书,表达了对青年学子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殷切期待。活动普及和宣传了中华文化,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接触和接受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国学社会员及全校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同学们参加了活动。
 
\ \

【供稿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校团委     作者:荀水善    责任编辑:淋淋 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