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常姝作人类学讲座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11月10日

  [本站讯]11月7日晚,哈佛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常姝做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同学们作了一场题为“话语、道德、身体:一个中国村庄的社会主义经历”的讲座。
  常姝博士首先介绍了开展调查的地点。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东南部,全村有220多户,海拔1162.6米。那里属于太行山土石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随后,常姝博士详细地介绍了研究的重难点和方法。相对于官方研究结果宏观化、精英化和政治化的特点,她更侧重于对研究对象实际生活的体验。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她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怎样与调查对象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常姝博士采用三管齐下的方式:一是研究相关文本、歌曲、纪录片;二是访问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三是亲自投入到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中去,细致观察了解。在收集到必备的材料之后开始分析材料、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在问题的发现上,常姝博士特别提到了动情点的重要性。她说道,只有当一种现象深深触动笔者的内心,让其认识到解决问题是其使命职责所在,研究才有意义。谈到人类学的优势,常姝博士认为,它是一种最贴近生命体验的学科,是在田野调查中通过培植与当地人的人际关系、发现一种优势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形成一种超越个案的研究结论。
  最后,同学们就“社会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等学科间的关系”、“积极分子的作用”、“对陈永贵的评价”、“如何从现象到理论的研究”等向常老师提问,得到了常姝博士的精彩解答。
  常姝,北京大学社会学本科、清华大学社会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已发表文章有: "Mandatory Organization and Incapacity to Act Together” (载 Isabelle Thireau, ed., De Proche En Proche《从闭合到闭合》); “Talking Bodies” and “Speech as a Weapon for Political Activism” (载 Études Rurales《农村研究》)。另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戴莉 图/李春慧    责任编辑: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