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纵横

北京大学马思伟博士在信息学院作报告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11月15日

  [本站讯]11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副教授马思伟博士来信息学院作了题为“视频编码技术进展及未来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信息学院副院长刘琚主持,信息学院老师孙建德及部分师生到会聆听了报告。
  马思伟主要从视频编码技术回顾、视频编码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以及视频编码最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演讲。首先,马思伟从视频编码的发展简史开始带领大家进入本次报告,介绍了视频编码传统的预测及变换编码技术,包括帧内预测方向演进、帧间预测方式演进、变换块演进、熵编码演进、环路滤波演进及编码效率分析等知识,同时通过分析了传统编码的效率瓶颈问题进而过渡到模型编码,并详细介绍了模型编码的分类。随后,马思伟谈了视频编码面临的挑战及未来方向,指出视频的空间分辨率及帧率越来越高,数据量急剧倍增、特定行业应用的视频数据量呈现爆发性增长、传统编码方法的效率提高越来越难满足需求等都是目前视频编码面临的挑战。然而即便面临挑战十分巨大,我们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传统框架下的增强提高、特定应用场景的视频高效压缩、智能编码等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马思伟从基于背景建模的监控视频编码、视觉质量评价与视觉率失真优化编码、图像基元熵、失真度量与编码、云编码及视觉特征编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视频编码的最新进展。报告会结束后,马思伟耐心地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整个学术报告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马思伟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同学们快速地了解了视频编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精彩演讲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思伟,博士,副教授,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至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视频编码及视频处理,目前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7)、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200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2012)。自2002年以来一直参与AVS标准的制定工作,获AVS技术奖(2004)、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07)。现任AVS工作组视频组联合组长。
\ \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王彤彤    责任编辑: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