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日,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第十期在历史文化学院举行。本次对话由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历史学院团委、历史学院文化产业俱乐部联合主办,泺尚中国文化产业创意网协办。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教授担任主讲,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昝胜锋博士主持对话。
薛永武教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肯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他着重介绍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提出“人是最核心的文化形态”的观点,并就这一观点展开了深入论述。随后,他针对“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薛永武教授认为,地区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地区文化的根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薛永武教授还就“如何设置‘文化特区’”和“海洋美学”的相关问题为同学们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最高的社会美是人才美”的美学观点。
在提问环节,当被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时,薛永武讲到仅有特色是不够的,中国影视剧作品要想成功占领国际市场还得遵循“普适性”和“普世性”两大规律。薛永武教授还就“对当今文化投资环境是否看好”的问题谈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环境下,国家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他应同学要求,对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其开创的“人才美学”进行了简要介绍。薛永武教授高度赞赏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掀起了关于“批评目前文化产业业界存在问题”的新一轮讨论。
历史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邵明华老师受邀参加,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薛永武教授的观点作了精彩点评。邵明华认为,现当代影视剧本写作很快,且未经过足够的论证就用于拍摄,制片单位大多将重点加在拍摄而非体现内容价值的剧本写作上,难以产生价值内涵高的影视作品。她还期望薛永武教授能够向国家层面提出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薛永武教授也表示会为相关机制的完善进行努力。
活动最后,历史学院文化产业俱乐部会长孙超同学和副会长杨中慧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向薛永武教授赠送了礼物。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文/陈政 王喆 孙超 图/杨思陈 责任编辑:元巾 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