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7日下午,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向红走进儒学高等研究院第九期“知行讲堂”,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精彩报告,与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视察时的讲话精神,并就如何认识、发扬中华文明,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报告会由儒研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主持,儒研院的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特别是孔子研究院,在中国文化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是一个重要事件。”徐向红分别用四个“重要”概括此次讲话的意义,分别是重要事件、重要宣示、重要文献和重要使命。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并发表讲话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曲阜是孔子的诞生地,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文化意义。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此次到来就是要传达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可以说,中央在如何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传达的是一个非常明确、有力的信号。再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通篇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献。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和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如何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进一步把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先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观点。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来,特别是到曲阜和孔子研究院去进行视察,对如何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批判继承提出了重要的任务。应该说这不仅对孔子研究院,对整个山东的文化界、理论界都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使命。
徐向红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等一系列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从事文化工作、理论工作的同志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崇高。
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传统文化的思想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徐向红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思想方法的总结。他指出,一方面,中华文化的血脉、文脉、命脉是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是不断延续的,是活态的。对这份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继承,不能抱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全盘否定,不能对我们的文化、文明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兼容并蓄,毕竟有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科学地进行分析。
“孔子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评价。报告中,徐向红对孔子的伟大历史功绩进行了概括。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意义。他接着指出,为了批判地继承儒家为标志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到系统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徐向红还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无疑是使灾难深重的中国走向光明的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思想体系,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实践证明,我们在融合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不断地产生理论的飞跃。徐向红号召大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地认识、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对其加以合理扬弃和继承,不断地创新,形成我们的先进文化,推动我们的文化新发展、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在报告会的互动环节,徐向红认真地对师生们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并与大家进行了亲切交流。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活跃。在场师生从徐向红的讲解中,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更加坚定了自身从事儒学研究的决心。报告会结束后,徐向红还应邀出席了当晚儒学高等研究院在中心校区圣昆仑音乐厅举办的2014年“儒院•青春”元旦联欢晚会,与大家一起欣赏晚会节目,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