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3日晚,第80期分析哲学论坛举行。本期论坛邀请的是中山大学博士周志羿,作了主题为“我们为什么要讲理”的报告。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周志羿以他的文章《我们为什么都应该讲理》为依托,阐述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只要是文明而不是野蛮的,那么,当我们陷入冲突时,我们就都应该通过讲理来解决。但是,为什么?这个规范性结论,有道德强制力吗?有规则强制力吗?
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当多个人发生施行冲突时,为什么这些人都应该讲理?周志羿指出他是在特定语境下处理这个问题的,对于他来说,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他人困境——唯我论困境、自我中心主义麻烦、人和人的平等性难题,这三个难题形成了一个困境或常识悖论。当遭遇到“绝对他者”时,就有可能发生施行冲突。那么这些冲突为什么要通过讲理来解决?
接下来,周志羿对问题进行了情景化设置。一是理想情景,二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三个变式情景,主要是讲理方案、施压方案、均等方案花费时间方面的区别。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只能诚实地承认,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说,除了理想情景(以及类似变式情景一的情景),“我们在遭遇施行冲突时,我们都应该讲理”这个规范性结论不具有道德强制力。
然后,对结论进一步推进——公共生活困境,而对于公共生活困境的解除,得出一个普世性论证:“在施行冲突时强制讲理”对我们所有人具有公共规则意义上的规则强制力。
最后,他指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虽然没有收获完全自律性道德强制力的“在施行冲突时,我们都应该讲理”,但收获了具有规则强制力的“在施行冲突时,我们都应该讲理”。于是,我们自然就都应该讲理:作为个人身份,这是自愿抉择的;作为公共生活成员,这是他律强制的;作为职业身份(例如教师、学者、哲学家、律师、官员等),这是职业义务。
报告结束后,周志羿与在座师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哲社学院吴童立教授担任主持人。吴童立作了简单的总结,表示本次报告逻辑清晰、论证比较充分,同时也存在可以继续讨论的地方,值得大家今后进一步地研究交流。本期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周志羿,中山大学外哲博士,兴趣主要有形而上学知识论、政治哲学,主要研究周氏本底哲学、思修之道。曾发表《常识怀疑论所表现出来的认识论坍塌箭头》、《第一怀疑论与本底生活世界的发现和印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