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4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81期分析哲学论坛在知中心校区举行。本期论坛邀请田洁博士作了题为“德性获得过程中理性反思能力之考察”的报告。
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习得论述;(2)机械论、理智反思论;(3)融合机械论的理智反思论及其论证——文本论证及日常思想实验论证;(4)模仿与练习模型。
首先,田洁提出一个问题:习惯化是道德学习者一个机械接收的过程还是由理智反思为主导的过程?他讲到,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德性的获得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与获得其他的记忆一样。三个主要德性是正义、节制和勇敢。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机械化的过程,不停地去做正义、节制和勇敢的事就会获得德性。
接着,田洁介绍了机械论和理智反思论。关于机械论和理智反思论的困境,他提出自己的立场——融合机械论的理智反思论。德性的习得分为两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机械化的过程,一些对错与是非道德的事情,运用自己的理智能力决定一件事,比如每个人都想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中后期就是一种完全理智反思的过程,在亚里士多德语境下的一种认知结构,如果产生一些快乐的情绪就会想要做这些事情。他认为人的理智能力一开始已经在参与,但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最后,田洁阐述模仿和学习的作用和对机械论的反思性接受。亚氏的论述是,模仿是我们人类从出生以来就带有的天性,是我们区别其他生物最有特征性的东西,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模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种愉悦感,而快乐的情绪会激励我们继续去学习。而推理中我们将模仿的情感性理智反思的能力应用到环境中,就是对机械论的反思性接受。报告结束后,田洁与在座师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田洁,德国洪堡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精通希腊语,德语,英语,拉丁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