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5日上午,美国普渡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王晓明教授访问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并与学院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轻合金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会。会议由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相法教授主持。
王晓明教授就特种铝合金和铝合金的晶粒细化、航空钛合金的疲劳、镁合金的成型和变形等方面与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在铝合金晶粒细化方面,他针对异质形核过程中界面问题提出了铝合金的动态性的理论:在铝合金晶粒细化过程中TiB2颗粒的表面的不超过几个原子厚度的动态Al3Ti层是真正导致铝晶粒形核的衬底,该理论已得到了美国其它学者的证实。在航空钛合金疲劳研究领域,纳米晶体钛合金可以将发动机压缩盘的使用寿命提高8倍,对提高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镁合金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压铸和变形加工,特别是变形机理研究对镁合金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铝-稀土等特种合金研究也是未来轻质合金的重点发展方向。
王晓明教授交流了研究团队建设的体会,他认为一个学术研究团队的标志性成果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研究应关心的是研究的影响力,而不是文章;做学术研究,应比较研究的高度与深度,而不是做宽泛的领域,这点也得到了在场师生的共鸣。本次交流会让研究生们拓宽了眼界,进一步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发展前沿动态。
普渡大学(英文:Purdue University),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主校区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学工程学院是全球最顶尖的工学院之一。普渡曾造就过11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亦毕业于此。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钱钊 乔欢 责任编辑:超超】